装配式建筑是指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结构梁、楼板、结构柱、剪力墙、支撑等承受或传递荷载作用的结构部件。外围护系统包括建筑外墙、屋顶、外门窗等,主要用于分隔建筑内外部环境。建筑原材料的装配率和预制率是否满足规定,是评价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指标。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及工程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多积极的作用。 PC构件厂选址的4大因素 1. 社会环境 1.1 政策法规:是当地针对装配式建筑行业,从税收、贷款等方面提出的政策;以及对PC构件厂建设的支持力度和关注程度;1.2 城市发展规划:PC构件厂选址时应符合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格局相协调,选址时可优先考虑工业开发区;1.3 市政基础设施:指水、电、气、通讯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满足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同时设有污水管道,进行废物处理;1.4 劳动力水平:不同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成本存在差异,PC构件厂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足够的劳动力。2. 经济环境 2.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PC构件厂的规划需要以当地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条件;2.2 经济发展前景:为了获取相应的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基地的选址需以当地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为判别条件;2.3 综合土地成本:主要指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是基地选址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域的地价不同,对于基地的规划具有一定影响;2.4 生产运营成本:包括后期维护成本、建设成本、管理成本和运输成本,这些因素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差异较小,则此处主要指运输成本,因为PC构件的运输成本在开发装配式建筑所付出的增量成本中占比较大;2.5 需求分布情况:建设PC构件厂要充分了解当地对PC构件的需求情况,有利于确定PC构件厂的布局和产能规模。3. 产业环境 3.1 产业基础水平:PC构件厂周围原有的工业园区或建筑园区能为基地的建设和后期的运营提供基础;3.2 基地产能规模:基地选址时需要考虑需求量,进而确定产能规模,选取合适大小的地块,便于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3.3 竞争状况:为了明确PC构件厂与周围生产类似产品的关系,需了解竞争产品的特点和竞争基地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量;3.4 科研创新能力:当科研和创新能力较强时,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特点;3.5 建材企业聚集度:PC构件厂周围的水泥和砂石企业能满足对原材料的需求,促进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